Wednesday, April 12, 2017

認識不同的薑,


轉載: 蘋果日報10/3/2017

認識不同的薑, 中醫稱作薑黃的, 就是黃薑

【飲食籽:識飲惜食】

薑一般用以驅寒,容易令人有錯覺,以為它只屬「冬日限定」。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指,於初春,以及近夏的春天,「可飲用少許薑水,又或於煲湯時加少許薑,因這段時間天氣仍是有少許冷。」春天期間,脾胃易有濕氣者,食少許薑亦能驅風寒、驅風濕。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指,春天期間,脾胃易有濕氣者,食少許薑亦有驅風寒、驅風濕。

中醫:薑非補藥 不宜服用太多

坊間薑種不少,當中肉薑、小黃薑及黃薑,三者有何分別?先說肉薑及小黃薑,從外觀而言,三者中肉薑的薑身肥大,色澤偏暗;至於小黃薑,為肉薑一種,體積相對較小、顏色較亮。至於黃薑,色澤最易認,幼小薑身呈鮮黃色,最特別的是,當中帶一般獨特芳香,氣味挺為霸道。

至於功效則略為不同。楊明霞指,「肉薑如平日所吃的葱、薑、蒜,一般用以煮食,以中醫角度來說,有驅風散,和胃降逆之效。」她補充,如婦女本身易嘔,又或懷孕時感不舒服,亦可食薑止嘔。「如果本身有風寒感冒,初起感冒時,都可以服用少許薑驅寒。」而被中醫稱作薑黃的黃薑,「主要有活血化瘀作用,同時用以調經。一般來說,可配合當歸、川芎及白芍等中藥調經。」因薑黃有活血功效,故經血量較多的女士,或燥熱者,不適宜服用太多。煮食方面,她提議:「黃薑可提鮮辟腥,適用於煮海鮮、咖喱等菜式。」

惟她提醒,平日手腳較易冰冷者,固然可飲少許薑水,但要適可而止,「即每天一下子不能飲太多、食太多。」她續指薑性質偏溫、味偏辛,功效以發散驅寒為主,當中沒有任何保益作用,「故不要以為它是補藥。」否則,人若體質虛弱的話,再經發散,就會變得更虛弱。另外,易生飛滋、唇瘡等虛火症狀者,亦不宜服用太多薑,否則加重燥熱的情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