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5, 2013

按摩紓緩痛經





轉載 都市日報25/4/2013

 


何婉珊註冊中醫師 保健貼士 按摩紓緩痛經


 


女生在月經期間或月經前後,出現的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稱為「痛經」。「痛經」的成因有很多,常見包括在經期受涼、進食生冷飲食、脾胃虛弱或於大病久病後氣血不足等,都可致病。


 


痛經可分為虛證、實證兩大類。實證的痛經多發生於經前或行經早期,可按合谷穴、三陰交穴及地機穴紓緩症狀;而虛證的痛經多發生於經後或行經後期,不妨按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及關元穴。 插圖:Chan Hiu Tung(kchtung@gmail.com)


 


按法:


 略用力按壓35秒,須以痛為度(痠痛即止),後放鬆。每次按1015次。合谷、三陰交、足三里、地機穴可於按壓後緩緩打圈。關元穴在腹中臍下,可以手掌近腕處(大小魚際)略用力按壓,或以暖水袋熱敷。




 


合谷穴


 位置:張開虎口,另一手拇指關節橫放其上,拇指尖到達之處。






三陰交穴


 位置:在小腿內側,腳眼對上3(約受按者4指距離)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側,膝眼下3(約受按者4指距離),向外1吋。









地機穴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陰陵泉下3




關元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吋。








 

小貼士:


 中醫認為月經期間血室正開,易受病邪入侵。女生要注意保暖、清潔衞生。實證患者於非經期間多作適當運動,虛證患者注意平時飲食作息,少食生冷、或經後調養,往往可見痛經改善。但若痛經持續難解,則須就診中醫/醫生,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實質性病變。


 


食療


 食療一:益母草紅糖薑茶


 材料:益母草15克、乾薑5(寒盛)/生薑3片、紅糖適量、紅棗3(去核)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散寒。


 製作:益母草、薑、紅棗沖淨,加入清水5碗,大火加熱,轉小火,煮1小時。


 


食療二:四物補血湯


 材料:黃蓍10克、當歸9克、川芎6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熟地黃12克、黑豆30克、瘦肉250克。


 功效:補血養血,益氣補腎。


 製作: 沖洗藥材一次, 瘦肉斬件飛水備用。把藥材加入67碗水,浸泡半小時,之後加入肉件,開大火煮至回滾, 之後轉慢火再煮45分鐘,即成。可加少許粗鹽調味食用。


 (註:小兒、孕婦、長期病患者,飲用前請查詢註冊中醫意見。)


 


何婉珊註冊中醫師


 濟豐堂中醫藥研療中心主任醫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醫學(榮譽)理學士


 香港大學中醫內科學碩士


 www.jifengtong.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