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3, 2018

濕疹患者春天要記得去濕, 戒口.


濕疹患者真係有苦自己知, 春天要記得去濕, 戒口.


#芳療方向是用植物油, 暫時不用精油, 用新植物油 / 荷荷巴油加沙棘果油都能改善狀況. 羅馬洋甘菊及德國洋甘菊花水都能舒緩痕癢
#補充omega 3植物油及 Vit B 雜
#保持腸道健康,少吃精製食物, 盡量食原狀食物⋯⋯
#放鬆心情都好重要.

#用有機燕麥沖涼, 當中有補濕成份令皮膚不會太乾, 之後立刻搽油或cream.


27/4/2016 蘋果日報


【本報訊】春天是濕疹發作的高危季節,不想忍受皮膚痕癢之苦,調節飲食很重要。中醫指出,濕疹發作與脾虛有關,要預防痕癢復發可從飲食入手,如適量進食淮山、薏米、粉葛等補脾、祛濕食物,避免吃蝦蟹等「發物」,牛肉、啤酒等熱毒、濕熱食物亦不宜,並推介預防食療如「參朮湯」及「桂圓菊花茶」。平日壓力大濕疹也易發作,公開試考生、籌備婚事的準新人、新手媽媽等均是高危一族。
記者:梁麗兒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馬俊豪表示,濕疹病人多數脾胃差,「常見係病人脾虛,化唔到濕,身體就會積聚濕,然後化熱,當濕熱去到皮膚就變成濕疹」。脾虛成因眾多,包括先天品賦不足、壓力大、休息不足、睡眠不足,或飲食失節制,如過量吃濕熱、辛辣及生冷食物,影響脾胃功能下降。脾虛人士平日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薏米木瓜補脾祛濕
春天容易濕疹復發多與感冒或外濕有關,馬指如春天忽冷忽熱,出入冷氣地方無注重保暖,甚至淋雨都易令人患感冒,導致身體的「肺衞」轉差,即免疫防禦功能減弱,增加濕疹發作風險。當四周有外濕濃罩,都會牽動人體的內濕積聚,誘發或加重濕疹病情。


要減少濕疹發作,可從改善飲食入手,馬建議戒吃可誘發濕疹的發物,即蝦、蟹、筍、羊肉、鵝及乳鴿,少吃熱毒、濕熱食物,熱毒包括牛肉、辛辣煎炸食物,濕熱食物包括啤酒、芒果、榴槤、菠蘿、咖哩等,以免刺激皮膚。若濕疹正發作宜全面戒口。另外,長遠要戒吃生冷食物包括雪糕、汽水及刺身等,減少對脾胃影響。


針對脾虛問題,濕疹病人平日可適量吃補脾、祛濕食材,預防濕疹復發,補脾食材包括薏米、淮山及大棗,淮山是不錯的家常食材,可用新鮮淮山煮餸,或用淮山煲湯、煲粥。祛濕食材包括木瓜、粉葛等。


忌穿毛衣及用過熱水沖涼
濕疹病人如平日壓力大,可食用菊花、烏梅有清肝減敏功效,馬推介「桂圓菊花茶」有助健脾清肝,「參朮湯」則可補脾祛濕,適合病情穩定、體質較弱的病人。濕疹病史長兼病情已穩定,皮膚偏乾的人士,建議可吃烏雞、鴨肉等食物,有養血潤膚作用,也可吃提子、百合清熱滋陰。


除飲食戒口外,濕疹病人平日穿衣服、護膚都要留意,減少對皮膚刺激,例如避免穿毛冷類衣服,改穿棉質、絲質衣服。忌用過熱的水、過多肥皂沖涼,或接觸過量酒精及洗潔精,日常要避免暴曬,沖涼後要塗潤膚膏,保持皮膚滋潤。


濕疹在壓力大及休息不足時亦特別容易發作,馬指,求診病人包括為應付文憑試捱夜溫書的考生、忙於籌備婚事的準新人或湊B的新手媽媽,因太辛苦、缺乏休息兼壓力大導致濕疹爆發。近月就平均每星期接獲約10宗考生濕疹發作的求診個案。他稱,有男學生求診時全身皮膚濕疹發作,患處皮膚乾裂、疼痛,雙腳患處更已滲出黃色黏液,「痕到瞓唔到覺」。由於患者懷疑有傷口感染問題,故建議轉到公立醫院求診,終證實傷口感染病毒,要入院接受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等治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