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太陽》
人的一切能量都來源於腎中陽氣,也就是中醫說的命門之火,這是人生命的火種,這個火種就是人體內的太陽。道家講意守丹田,守的就是這個火種,就是想讓它燒得旺一點,因為這個火種一旦激發出先天的活力,將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讓外來的寒氣冷卻這個火種僅有的溫暖,更不要讓內生的七情過激將它熄滅。
講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方法真是太多,從營養飲食到生活起居,從運動鍛煉到導引瑜珈,從針灸服藥到按摩保健,各個方面都會有專門的論著。有許多朋友對研究健康養生情有獨鍾,是呀,誰不想活得好一點、健康一點、長壽一點呢?但似乎方法越多,人越迷惑,不知從何入手。能不能有再簡單一點的方法呢?
其實,生活本來就是最簡單的,是我們想得太多,以人為的思考把問題複雜化了。如果能餓了吃飯,冷了穿衣,和大自然一問一答,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了。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往往不是一個具體方法,而是一個觀念,只有觀念上弄明白了,做起事來才能有一個完美的結果,而只有從觀念上改變,才能衍生出正確的健康保健方法來。
方法是工具,就像掃地用掃帚、過河乘小船一樣。地掃完了,掃帚就扔在一邊;到了對岸了,船也不必再拉著上路。 所以說,掃帚和船不是最重要的,要掃哪片地、要在哪靠岸才最重要。交通工具可以不是最先進的,但方向卻一定不要搞錯。
當人體有不適的時候,體內就好比是陰冷潮濕的天氣,但只要太陽一出來,陰霾就會被驅散,陽光普照的環境就不利於疾病的滋生、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把人體的太陽托起來,讓它溫暖我們的五臟六腑,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健康。
現在,有很多病比較難治,用常規的方法很難獲得好的療效,如何才能迅速地解除這些疑難雜症帶給人們的痛苦,成了困擾筆者多年的一個難題,也正是這些難題,促使筆者常常在生活中結合著古人的智慧和經驗不停地思考,苦苦地追尋,直到有一天反覆研讀《黃帝內經》之時,才發現其中暗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玄機。
這個玄機就是固護陽氣。《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又說陰陽為「生殺之本始」。明代大醫家張景岳注釋說:「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也就是說,主宰人之生與死的,就是人體的陽氣,因為陽來則生,如春夏之萬物生長;陰來則亡,如秋冬而萬物肅殺。正是這兩段話道出了治病和養生保命的真諦。
古人認為人體的陽氣像天空中的太陽一樣,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損耗陽氣,從小孩到老人就是陽氣衰減的過程,所以我們養生的原則就是保養陽氣。孩子要想強壯必須培養陽氣的生和長,中老年人要想沒病就要養陽氣的收和藏,因此健康長壽之根本就在於保養陽氣。
大家知道了陽氣的重要性,也許覺得扶陽很簡單,在實際中生活中卻總是在不知不覺地損耗陽氣。生冷食物就是損耗陽氣的,如吃水果,就應該吃常溫下的水果,而不是冰凍的,正常人吃冰凍水果都會損耗陽氣,病人就更不用說了。
特別提醒處於發育時期的女孩不要吃生冷食物,因為十多歲的小姑娘正處於月經形成的時候,吃生冷食物就會導致痛經的出現。也不應在月經前和月經期間吃生冷食物,因為陰寒會阻止經絡的運行,造成經血不暢。
苦寒藥物基本分兩種,一種是中成藥,一種是西藥(尤其是抗生素)。稍微有點不舒服去看中醫,醫生可能會告訴你身體濕熱,開了一些中成藥清熱祛濕,而扶陽理論認為這種治療思路是不對的。實際是陽氣不足、身體運作不暢,才導致濕氣的積聚,繼而出現「熱」。實際上只有抓住陽氣這個「本」,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古代醫家說寧食溫補,不食苦寒。從中醫的角度,抗生素屬苦寒,讓陽氣損耗很大。西方人也已把濫用抗生素看作二十世紀的最大錯誤。
現代諸多的生活方式與就醫治療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損害了人體的陽氣,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小小的感冒,在應用抗菌消炎或清熱解毒的藥物之後,身體會感到疲乏無力、體質況狀日趨低下了,歸根結底就是人的陽氣損傷了,陽傷而正氣不足了,由此而使眾多的年輕人走進了亞健康的龐大群體之中。
傅文錄 中醫師
Source: 健康養生寶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